在1970年tanner et al.[1] 首次提出了靶身高(target height)的概念,并以父母身高中值(mid-parental height,mph)加减6.5cm计算男女儿童的靶身高,称为父母身高中值修正法(corrected midparental height, cmh)。由于靶身高能够预测儿童身高的遗传潜力,所以在儿科临床中,普遍用于儿童矮身高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
luo et al.[2]依据瑞典儿童样本,曾提出了以父母身高中值线性函数预测儿童靶身高(final parental height,fph)的方法。而cole[3]又证明了可以使用标准差分值(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ds)来代替传统的父母身高中值,并提出了以选型婚配和回归偏差修正的条件靶身高(conditional target height,cth)方法[4]。
luo et al.[5]在香港儿童比较了cmh和fph方法预测的靶身高,认为瑞典儿童的靶身高模型可应用于中国香港儿童。但在中国上海[6]和台湾儿童[7]的应用比较研究中,瑞典儿童的靶身高模型并不适用于中国儿童。
因此,本文依据中国五城市儿童样本,以cmh、fph、cth方法的原则重新计算预测公式,观察不同公式对中国儿童靶身高的预测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
研究样本为《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修订》[8]研究中随机抽取男18-20岁、女17-19岁的2550名(男1189名,女1361名)上海、广州、石家庄、温州、大连市骨发育成熟的正常儿童,除外的受试者如下:
⑴ 凡有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患者、发育异常者、身体残缺畸形者;
⑵ 参加业余文艺、业余体校训练的学生;
⑶ 肥胖和重度营养不良者(体重指数在年龄组97th百分位数以上和3rd百分位数以下者);
⑷ 出生时为小样儿或窒息、难产者。
检验样本为已发育成熟的183名(男87名,女96名)城市正常儿童。
1.2 方法
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9]相同的身高计和方法测量受试者身高;父母身高为报告身高(父母本人填写调查表),mph=(父身高母身高)/2。儿童成年身高以及mph分别以绝对值(cm)和sds表示,sds = (身高-平均数)/标准差。靶身高预测公式计算方法:
cmh-c(cmh for chinese)=mph±(男女成年身高差值)/2;
fph-c(fph for chinese):以儿童成年身高为因变量,父母身高中值为自变量线性回归计算;
cth-c(cth for chinese)=mph sds × r(p,o) × √2/(1 r(p,p)),(其中r(p,o)为mph与儿童成年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r(p,p)为父身高与母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
1.3 统计分析
以单样本双尾t检验,检验儿童成年身高与靶身高差值和h0理论值的差异显著性,p<0.05为达到显著性水平。
2 结果
2.1 中国五城市儿童靶身高预测公式:
男女儿童的成年平均身高差值为11.94cm(其1/2近似 6.0cm),所以cmh-c公式为:
男:cmh-c(cm) = mph(cm) + 6.0 (cm);
女:cmh-c(cm) = mph(cm) - 6.0 (cm)。
以儿童成年身高为因变量(y ),父母身高中值为自变量(x )的线性回归参数如表1,得到fph-c公式如下:
男:y(cm) = 36.82 0.81x(cm)
y(sds) = -0.005 0.66x(sds)
女:y(cm) = 23.05 0.83x(cm)
y(sds) = 0.008 0.72x(sds)
儿童成年身高与父母身高中值的相关系数为0.57(p<0.001),父母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9(p<0.001), 得到cth-c公式如下:
cth-c=mph sds ×0.69
2.2 不同公式预测中国五城市儿童靶身高的比较:
不同靶身高预测公式所依据的儿童样本的身高和父母身高有很大的不同,表2。瑞典儿童及其父母身高显著高于各中国儿童样本。中国五城市儿童样本取自大中城市,平均身高稍高于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9]的城市组儿童(男170.87±6.02cm,女159.45±5.54cm)。台湾儿童样本[7]的平均身高与全国城市组相似。但上海男儿童样本[6]平均身高显著高于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中的上海城市组样本(173.99±5.66cm),而且男女身高的标准差也偏小。台湾与上海样本儿童与父母两代之间的身高生长表现出了明显的长期趋势(2.2cm-3.5cm),中国五城市儿童和瑞典儿童样本身高生长的长期趋势很小(0.3cm-1.1cm)。因此,不同人群靶身高预测方程的线性回归残差存在较大差异。
由表3可见, 中国五城市儿童的成年身高与cmh-c、cth-c、fph-c预测的靶身高之间残差的平均数接近零(p=0.51-0.99);除台湾男fph公式外(p=0.09),其它人群预测公式大都显著高估了中国五城市儿童的靶身高(p<0.01)。
2.3 不同父母身高中值儿童的靶身高预测:
但由表4可见,应用cmh-c公式预测低估了mph sds≤-1.5的儿童靶身高,高估了mph sds≥1.5的儿童靶身高,低估或高估的程度分别为男1.9cm(p=0.02)、女1.9cm(p=0.00)和男2.5cm(p=0.01)、女1.9cm(p=0.02);而以cth-c、fph-c公式估价的靶身高误差较小,残差与h0的比较均无显著性。
2.4 cth-c和fph-c靶身高预测公式的检验:
在检验样本中,cth-c和fph-c公式预测的靶身高与儿童成年身高的残差与h0之间均无统计学显著性,表5。
3 讨论
由整体样本来看,本文计算出的不同方法的公式均能用于中国五城市儿童靶身高预测(表3)。但在临床上,重要的是能够准确估价矮身高儿童的靶身高,尤其是对家族矮身高儿童的临床鉴别诊断这一点更为重要。在表4中可以看到,虽然以本文样本重新计算了cmh-c预测公式,但仍然低估了矮mph(mph sds≤-1.5)儿童的靶身高。因此,cth-c和fph-c预测公式是临床应用的较好选择,可根据需求得出以cm或sds表示的儿童靶身高。
儿童成年身高与mph的相关系数和选型婚配(父母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影响儿童靶身高遗传关系的两个主要有方面[4]。tanner et al.[1]所提出的cmh方法未对这些影响进行修正,可能是cmh-c公式分别低估或高估不同mph sds儿童靶身高的主要原因。
由一人群得出的儿童靶身高预测公式是否能够应用于其它人群,首先取决于不同人群儿童的平均身高、标准偏差以及mph的一致性。另外,由于不同人群儿童及其双亲生长环境的差异,儿童成年身高和mph之间相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瑞典男女儿童成年身高与mph的相关系数均为0.59,父母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7[2];中国五城市儿童成年身高与mph的相关系数则分别为男0.53、女0.60,父母身高的相关系数为0.39。而中国上海、台湾儿童靶身高研究[6,7]的样本量较小,以及父母与儿童两代身高生长的长期趋势可能是其预测公式不适用于中国五城市儿童的主要原因。
靶身高所预测的是儿童的遗传身高,并未涉及个体儿童特异的环境影响因素(因未使用儿童的生长学指标);而使用儿童现身高和骨龄指标的成年身高预测方法,则反映了儿童的遗传和所受到的环境因素(疾病、营养状况等)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常常将两种预测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为儿童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监测提供依据。
【喜高科技】业内骨龄评价专家、专业骨龄研究科技机构及ag尊龙凯时集团-凯时k66会员登录应用服务商!
热门文章推荐
《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rus-chn法在少年运动员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tanner jm, goldstein h, whitehoues rh. standards for children’s height at ages 2-9 years allowing for height of parent. arch dis child, 1970, 45: 755-762.
[2] luo zc, albertsson-wikland k, karlberg j. target height as predicted by parental heights in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pediatr res, 1998, 44:563-571.
[3] cole tj. galton's midparent height revisited. ann hum biol, 2000, 27(4):401-405.
[4] hermanussen m, cole tj. the calculation of target height reconsidered. horm res, 2003, 59:180–183.
[5] luo zc, low lc, karlberg j. a comparison of target height estimated and final height attained between swedish and hong kong chinese children. acta paediatr. 1999, 88(3): 248-52.
[6] 江静,王伟,邱定众,等. 一种预测成年身高的新方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 13:115-117.
[7] su ph, wang sl, chen jy. estimating final height from parental heights and sex in taiwanese. hum biol, 2007, 79(3):283-293.
[8] 张绍岩,刘丽娟,吴真列,等. 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 i.tw3-c rus、tw3-c腕骨和rus-chn方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6, 25 (5): 509-516.
[9]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改革开放20年中国汉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2, pp54-93.